首页 | 综讯 | 财经 | 法治 | 影视 | 棸焦 | 公益 | 道德 | 教育 | 社会 | 科技
文化 | 廉政 | 房产 | 旅游 | 消费 | 网评 | 生态 | 医卫 | 地方 | 案件 | 监督
食品 | 民生 | 能源 | 文物 | 关注 | 权益 | 报道 | 健康 | 三农 | 汽车 | 图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滚动新闻: ·十年又十年——美国谎言将伊拉克推向战乱深渊 ·多国驻华使节表示期待与中国深化基建领域合作 ·起底美国反亚裔种族主义原罪 ·美国会众议院议长仍“难产” 政治僵局持续 ·伊朗外交部:美国暗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是“有组织恐怖行径” ·特稿:波翻浪涌 奋楫前行——回眸2022年的世界 ·大国外交的光辉篇章 ·新华时评:联合国这波挺华声浪说明了什么 ·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难者人数升至158人 ·学习进行时丨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三件大事”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综讯 > 内容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发布日期:2023/1/31  查看次数:7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记者 王璐 汪子旭 实习生 李昱佑

 
 
    核心提示:开年稳经济地方观察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兔年伊始,全国多地扩投资火热开局,一批批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提速,冲刺“开门红”。从透露的新一年投资计划来看,传统基建项目继续挑大梁,新
 

       开年稳经济地方观察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兔年伊始,全国多地扩投资火热开局,一批批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提速,冲刺“开门红”。从透露的新一年投资计划来看,传统基建项目继续挑大梁,新基建项目加快布局,产业项目中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相关领域成为热点。业内人士预计,在多方政策加力支持下,一季度投资将保持较高速增长。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建设现场,钢筋绑扎、焊工焊接等施工作业有条不紊。中建二局的30余名管理人员与近百名工人在大年初四就回到工作岗位,打响了开春“第一仗”。

  目前,该项目主体钢结构已封顶,正全面推进机电安装、二次结构施工,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科普教育、科教创新的文化交流核心平台。

  春节复工以来,全国多地纷纷发出开工“动员令”,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成为新年关键词,一批批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1月28日,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启动,332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超过3.1万亿元。其中,“开工一批”项目1271个,总投资1.6万亿元,年度目标6896亿元。

  同一天,陕西省启动2023年一季度开工省市重点项目795个,总投资5646亿元,同比增长26.3%;年度投资2285亿元,同比增长21.6%。

  1月29日,广东多地纷纷推动重大项目签约开工。例如,广州一季度共开工、签约项目460多个,总投资超6800亿元;深圳今年首批开工的26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3295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表示,当前全国多地积极抢抓重大项目建设,基建投资仍将是2023年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新老基建齐抓并进

  开工号角吹响,新一年各地投资计划也浮出水面。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安徽、宁夏、河南、内蒙古、辽宁、甘肃、湖北、海南等省份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锚定两位数。浙江、广东、江西等多地年度投资额超万亿元。

  交通等传统基建项目将继续挑大梁。2023年,广东铁路项目争取完成投资1200亿元,同比增长15%,达到全国铁路投资的1/6;机场项目争取完成投资119亿元,同比增长53%。甘肃将加快建设兰州北绕城高速,推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

  与此同时,各地新基建加紧布局。湖北提出,加快推进“东数西算”中部枢纽节点、中金武汉数谷等25个重大项目,新建5G宏基站2万个以上。北京计划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

  “多地密集上马新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选项。”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战略规划处处长胡拥军说,新基建一头连着当前的关键性投资,一头连着未来的高质量供给,是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更是2023年加快提振市场投资预期的必然要求。

  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相关产业领域也成为热点。例如,今年陕西开工的重点项目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占比超过20%。辽宁大连今年谋划储备推进的重大项目中,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项目数量占比达到52%,同比增长40.2%。

  多方政策支持加码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的同时,各项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日前表示,2023年将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资金,强化要素保障。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从国家层面,春节前后将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将显著加大对中西部偏远地区信息网络建设投入,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说。

  近期多地也密集出台各项举措,在促进有效投资等方面发力。例如,安徽提出,用好回收资金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对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两新一重”和民生补短板领域投入力度。上海明确,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专项债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扩大投资政策和工具,加快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

  “2023年基建投资还会保持高于常态水平的较快增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23年专项债提前下达时间前移,2022年底强调要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抓好填平补齐,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条件的不得停工等,均表明2023年一季度基建投资会继续保持较强力度,增速有望保持两位数。

  范若滢也预计,第一季度投资将保持较高速增长。她分析称,当前各地重大项目储备较为充足,项目建设增长空间较大。同时,今年专项债有望延续靠前发力的节奏,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方式,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方面有望得到比较强有力的支持。(记者 王璐 汪子旭 实习生 李昱佑)

 
热门·推荐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
开年稳经济地方观察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
·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传递稳增长信号
· 和人民在一起 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
· ChatGPT,将元宇宙拍在沙滩上?
· 地方扩投资火热开局 重大项目加速起跑
· 新年新气象 阔步再出发
·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点击·排行    
青春无悔驰疆场--记延长油田甘谷驿采油队
宁夏银川杨德敏:八年汗水荒滩变耕地 坚守
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拓宽就业渠道 脱贫
一场穿越半个世纪的相聚
湖南邵阳白仓镇石牛村周主宝--“红尘玉液
舍小家为大家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夫妻俩
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让焦裕禄精神在我党蔚
伟大中国梦里不应有雾霭
任君:行得正何必怕“半夜鬼敲门”
践行初心担使命--记丽水莲都区紫金街道社

热门·图文    
青春无悔驰疆场--记延长油田甘
宁夏银川杨德敏:八年汗水荒滩变
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拓宽就业
一场穿越半个世纪的相聚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新华瞭望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8655196号 

    Copyright@2022 by www.snxin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