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讯 | 财经 | 法治 | 影视 | 棸焦 | 公益 | 道德 | 教育 | 社会 | 科技
文化 | 廉政 | 房产 | 旅游 | 消费 | 网评 | 生态 | 医卫 | 地方 | 案件 | 监督
食品 | 民生 | 能源 | 文物 | 关注 | 权益 | 报道 | 健康 | 三农 | 汽车 | 图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滚动新闻: ·元首外交引领中美关系再出发(下) ·共同续写新时代中美人民友好的故事(和音)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会谈 ·国防部:敦促日方停止拉“小圈子”搅局南海 ·综合消息:新一轮巴以冲突已致逾万人死伤 中东多国为保护双方平民采取行动 ·商务部回应中美双方同意建立新的沟通渠道 ·中方再次敦促菲方立即从仁爱礁拖走“坐滩”军舰 ·国防部:“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 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社评:不汲取朝鲜战争教训,美国还要吃苦头 ·“去风险”魔怔凸显美国霸权焦虑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益 > 内容  

2022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较2015年提高1倍多

发布日期:2023-9-25  查看次数:16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不详

 
 
    核心提示:12.93%,这是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较2015年提高了1倍多;  突破10亿,这是2012年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启动建设以来,服务线下公众的总人次。  数字的上扬,折射出我国科普能力
 

12.93%,这是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较2015年提高了1倍多;

  突破10亿,这是2012年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启动建设以来,服务线下公众的总人次。

  数字的上扬,折射出我国科普能力的提升。

  月壤来到北京首钢园、科普大篷车开到校门口……9月17日至23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科普工作,正不断厚植科学土壤、筑牢创新根基。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科普处处有为、大有作为

  王楠结缘航天,始于一堂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在天宫一号演示失重环境下的独特物理现象。王楠是当时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观众中的一员。

  “我永远忘不了那堂课上的情景。”被太空探索的乐趣吸引,王楠高考时报考了航天相关专业,毕业后更是成了王亚平的同事。

  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近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天宫课堂”每次开讲,都会燃起孩子们对太空和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向往。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引导孩子接触科学,科学的种子就会悄然播下、生根发芽。

  将前沿进展娓娓道来的《科学公开课》,揭开专业知识面纱的“科学与中国”巡讲……近年来,缘于科普,无数青少年走近科学、了解科学,进而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更加坚实。

  科普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公民科学素质越高,支持创新的氛围越浓厚。在北京中关村,每年新设立的科技型企业连续多年超过2万家,以“中关村硬科普平台”为代表的科普设施、科普活动深入开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在这里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科普处处有为,大有作为。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历镇的竹荪种植业远近闻名,这里面有科普工作者的功劳。“土专家”高允旺破解了竹荪种植产量低的难题,为山区农民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看到菇农缺乏种植技术,他又当起科技特派员,开办“产销科普超市”,组建农民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基层。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像高允旺一样,广大科技特派员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激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科普服务和科技培训成了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连心桥”。

  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杜兆江发起成立西安市中心医院眼健康科技志愿服务队,一边义诊,一边普及科学用眼知识;中国科学院发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双碳”科普成为其中重要内容;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依托“中国天眼”建起特色天文小镇,热爱天文、崇尚科学的访客纷至沓来……

  2004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个全国科普日应运而生,至今各地已累计举办活动40多万场次。

  丰富科普供给、创新传播方式,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

  “在学校里,听课的是几十、几百人;在网上,听众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借助互联网,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找到了与年轻人对话、传播海洋知识的好方法。

  两年前,汪品先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开通科普账号。他的讲解妙趣横生、深入浅出,迅速引起年轻人的关注,粉丝数超过170万,最多的一期视频播放量超过400万。

  直面数字化浪潮,新时代科普信息化深入推进,“互联网+科普”驱动传播方式创新,让科学知识走入生活。

  传播渠道更多。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普中国平台已发布原创科普视频2.96万个、科普图文23.22万篇,逐步打造为重要的科学传播品牌和科普资源库。

  科普内容更丰富。结合社会热点,设计巧妙的小实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普团队借助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打造“爆款”,成功让科普“出圈”。

  参与互动更踊跃。驾驶C919飞行模拟器“翱翔”蓝天、开着“月球车”在“月地”奔驰、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比拼“吟诗作画”……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落户北京首钢园,观众在游戏互动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前不久,科普大篷车翻山越岭,来到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拉嗡洛村新星小学。讲授航天知识、现场演示科学实验……学校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惊呼声、欢笑声。

  尽管我国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对一些偏远地方,科普资源仍是“稀缺品”。如何补齐基层科普短板?

  流动科普设施应运而生。科普服务跨越山水,将科学知识带到边远小城、工厂社区、乡野田间。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普大篷车化身“草原科普轻骑兵”,远行千里为农牧民送去养殖技术;在云南省,农田边的“流动技术服务站”,为果农开展猕猴桃、大枇杷等种植培训……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遍布流动科普设施的足迹。

  截至目前,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约6000站、科普大篷车行驶里程累计超过5000万公里,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助力科普服务更均衡、更普惠。

  “这是我国采集到的第一块铀矿石”“这是核电站的‘大脑’”……前不久,浙江省科技馆组织师生走进位于浙江海盐的秦山核电科技馆。作为国内最大、公众体验最丰富的核电类科技馆,秦山核电科技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科普研学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激活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发布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127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设施布局进一步延伸、完善,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

  科普手段、方式之变,彰显的是理念和机制之变。从传授知识、教授方法拓展到树立科学观念、涵养科学精神,从“以我为主”的传授到贴近大众的互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实践,活力十足。

 
热门·推荐    
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题: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
· 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聚焦建设“五个中
·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新在何处
· 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 摇一摇,“摇”来间谍 国安部曝光“间谍网
· 习近平总书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方向

点击·排行    
“风光”这边独好,“沙戈荒”引来“金凤凰
新华述评:巩固文化主体性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会见布林肯的深意
中国香港青年代表在人权理事会发声支持香港
伟大中国梦里不应有雾霭
任君:行得正何必怕“半夜鬼敲门”
践行初心担使命--记丽水莲都区紫金街道社
筑牢思想的堤坝 严防年轻干部“早节不保”
达州:惠民保供“储备肉销售门店”开业啦
疫情防控 木垒县法院工作队在行动

热门·图文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会见布林肯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习近平对
五年来全国十大流域Ⅰ—Ⅲ类水质
比壮阳药还给力补肾10种食物(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新华瞭望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8655196号 

    Copyright@2022 by www.snxin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