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讯 | 财经 | 法治 | 影视 | 棸焦 | 公益 | 道德 | 教育 | 社会 | 科技
文化 | 廉政 | 房产 | 旅游 | 消费 | 网评 | 生态 | 医卫 | 地方 | 案件 | 监督
食品 | 民生 | 能源 | 文物 | 关注 | 权益 | 报道 | 健康 | 三农 | 汽车 | 图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滚动新闻: ·元首外交引领中美关系再出发(下) ·共同续写新时代中美人民友好的故事(和音)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会谈 ·国防部:敦促日方停止拉“小圈子”搅局南海 ·综合消息:新一轮巴以冲突已致逾万人死伤 中东多国为保护双方平民采取行动 ·商务部回应中美双方同意建立新的沟通渠道 ·中方再次敦促菲方立即从仁爱礁拖走“坐滩”军舰 ·国防部:“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 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社评:不汲取朝鲜战争教训,美国还要吃苦头 ·“去风险”魔怔凸显美国霸权焦虑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综讯 > 内容  

中国经济展现韧性 发展前景备受期待

发布日期:2023-7-28  查看次数:729 来源:新华社  作者:熊茂伶 施春

 
 
    核心提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与4月预测值持平。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韧性。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施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与4月预测值持平。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韧性。国际经济界和学界人士表示,中国经济面对困难和挑战,抗压能力得到检验,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空中俯瞰第六届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无人机照片,2021年11月2日摄)。新华社发

  中国经济韧性具有比较优势

  IMF25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世界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5%降至今年的3.0%,较4月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IMF同时指出,世界经济增长依然疲弱,且面临多重下行风险。

  经济放缓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IMF预计发达经济体增速将从2022年的2.7%降至2023年的1.5%。美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为1.8%,2024年增速将放缓至1.0%。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0.9%和1.5%。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形势下,IMF预计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5.2%和4.5%,在主要经济体中排名前列。

  根据IMF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增幅仅为2.0%,较4月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增幅显著低于2022年的5.2%,显示全球需求疲弱态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3.7%。

  7月7日,一艘货轮停靠在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从中期看,世界经济恐难恢复新冠疫情前的增长速度,IMF预计未来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保持在3%左右。这一预期增速远低于过去20年3.8%的平均水平。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活动正在失去动力。”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指出,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困境,面临持续挑战。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塞巴斯蒂安·舒尔茨认为,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出发展韧性。

  东京女子大学特任教授长谷川克之说,在欧美国家加息、世界经济与金融环境不确定性高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抗压能力得到检验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困难,其中包括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激进加息不断放大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美西方政客鼓吹“去风险”,加紧在经贸、科技等领域推动对华“脱钩断链”;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外需萎缩,也使中国经济承压。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指出,即便遭受重重外部牵绊,中国经济今年依然有望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足以说明中国经济在抵御这些外部风险考验时,拥有强大抗压能力。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尽管中国短期内面临一些挑战,但他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因为“中国采取了许多正确的措施支持经济增长”。世界经济论坛调查显示,商界人士对后疫情时代中国市场的机遇充满期待。

  “中国是亚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我们对中国经济恢复前景非常乐观。”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海赛姆·盖斯说。

  一些分析人士说,面对外部挑战,中国决策层保持战略定力,拒绝大水漫灌,避免采取强刺激措施,使得中国财经货币政策工具箱迄今依然充盈,具有巨大腾挪空间。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内发展合作部主任赵秋运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外界多次鼓吹的“中国崩溃论”之所以一再破产,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实现增长奇迹,是因为中国坚持立足自身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科学制订发展规划。

  “庞大的实体经济和先进的科创能力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因素。”埃及经济学家瓦利德·贾巴拉表示。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受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会议,传递出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向。会后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股市普遍上涨,体现投资者欢迎中国决策层释放的政策信号,且对中国经济治理有信心。

  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今后政策“定下了令人鼓舞的基调”。

  中国有关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信号也受到关注。摩根士丹利认为,在人口、债务和“去风险”等长期挑战背景下,这对保持生产率增长至关重要。

  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多家知名金融机构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完成预期增长目标。IMF分析认为,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一些欧美知名企业选择继续“押注中国”。

  在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生产中的车辆穿过办公区(2022年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辉瑞公司和阿斯利康等西方制药公司日前透露,企业高度重视在华业务,已与中国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近期表示,将把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作为公司从2025年开始的电动汽车营销活动中心。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法国欧莱雅集团董事长让—保罗·安巩告诉记者,伴随着市场进一步开放、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及让人充满希望的拉动内需举措,中国正拥抱世界,同时给世界带来机遇。


 
热门·推荐    
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题: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
· 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聚焦建设“五个中
·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新在何处
· 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 摇一摇,“摇”来间谍 国安部曝光“间谍网
· 习近平总书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方向

点击·排行    
“风光”这边独好,“沙戈荒”引来“金凤凰
新华述评:巩固文化主体性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会见布林肯的深意
中国香港青年代表在人权理事会发声支持香港
伟大中国梦里不应有雾霭
任君:行得正何必怕“半夜鬼敲门”
践行初心担使命--记丽水莲都区紫金街道社
筑牢思想的堤坝 严防年轻干部“早节不保”
达州:惠民保供“储备肉销售门店”开业啦
疫情防控 木垒县法院工作队在行动

热门·图文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会见布林肯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习近平对
五年来全国十大流域Ⅰ—Ⅲ类水质
比壮阳药还给力补肾10种食物(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新华瞭望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8655196号 

    Copyright@2022 by www.snxin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