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讯 | 财经 | 法治 | 影视 | 棸焦 | 公益 | 道德 | 教育 | 社会 | 科技
文化 | 廉政 | 房产 | 旅游 | 消费 | 网评 | 生态 | 医卫 | 地方 | 案件 | 监督
食品 | 民生 | 能源 | 文物 | 关注 | 权益 | 报道 | 健康 | 三农 | 汽车 | 图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滚动新闻: ·提醒中国公民切勿前往刚果(金)东部地区 ·中国驻英国使领馆提醒中国公民关注英方签证规定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出境中国游客切勿拍摄敏感场所和设施 ·中老铁路昆明与万象间增开一对国际旅客列车 ·外交部:敦促菲方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中国赴菲留学人员安全 ·商务部回应美批准对华销售英伟达H20芯片 ·赖清德之流变着花样给美国主子交“保护费” ·特朗普:美国将很快宣布对药品进口征收关税 ·新关税,美国究竟怎么收?美媒:成本将转嫁消费者 ·新华网国际看点|加拿大新总理能否顶住美国“极限施压”?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 > 内容  

唠“科”话丨半数糖尿病患者,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病了

发布日期:2025-11-25  查看次数:85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核心提示:“饮料当水、奶茶续命,‘全糖’的快乐你不懂!”花样繁多的糖类饮料占据着青年群体日常“口粮”榜单..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李佳巍 杨琳)“饮料当水、奶茶续命,‘全糖’的快乐你不懂!”花样繁多的糖类饮料占据着青年群体日常“口粮”榜单,也带来了糖尿病高发风险。

 医生在贵州省黔西市人民医院东桥路院区为群众免费检测血糖。新华社发(范晖摄)

  生病了,为啥不知道?

  不少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了。专家介绍,目前,我国10个糖尿病患者中,可能仅有半数左右知道自己患病了。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王伟好说,“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主要原因在于疾病早期的‘典型’症状‘不那么典型’,平时很难注意到那些变化是‘病症’。”

  2018至201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的知晓率为36.7%,近些年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要求,到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达到60%及以上。

 客人在享用茶和茶点。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体重下降。“胃口好或易口渴是病?如果没有专业引导判断,许多人会对这些变化不以为然,更不会想到‘得病了’。”王伟好说。

  除“三多一少”外,糖尿病还有其他一些临床表现,比如:伤口不易愈合;牙齿松动;身体疲劳、精力下降;视物模糊或短暂眼花;皮肤无缘瘙痒、反复感染;手脚麻木或刺痛;排汗异常;胃肠功能紊乱;黑棘皮等症状。

  王伟好说,这些表现常被误认为是劳累、上火或皮肤问题等,容易造成糖尿病延误识别。

  “小糖人”为何越来越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医学部副主任赵艳艳说,在临床中,40岁以下的早发糖尿病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发病的确在向“年轻化”发展。

  为何“糖人”越来越多?也越发年轻化?

 跑步爱好者在广西梧州市玫瑰湖公园参加跑步接力赛。新华社发(何华文摄)

  糖尿病高发的核心诱因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随着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变化,不少人特别是青年人群中那些久坐、运动量少,熬夜、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人群更易出现过度肥胖、代谢异常等问题,导致糖尿病等众多慢病“提前”,发病人数增多。

  值得警惕的是,早发糖尿病存在代际传递风险。即便无糖尿病遗传史,个人因长期高糖饮食等环境因素引发肥胖、导致糖尿病的人群,其肥胖体质也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传递给子代。

  “这意味着,环境诱导因素产生的代谢异常问题并非‘不遗传’。现代生活方式变化引发的表观遗传变化,正成为早发糖尿病高发且代际蔓延的关键推手。”赵艳艳说。

  血糖不高也需要控糖吗?

  “血糖值正常,并不意味着糖尿病不在发展进程中。”王伟好说。

  医学界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病人数中占90%以上。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初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下降。身体为了维持正常血糖,胰腺会“加班”分泌更多胰岛素进行代偿,使血糖暂时保持正常水平。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办的国际甜品博览会上拍摄的甜点。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这就是血糖‘看起来很好’的原因,即使身体代谢已异常,血糖可能仍处于正常状态。这一阶段多数人没有明显不适,当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引起血糖轻度升高时,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糖尿病前期’。”王伟好说。

  专家提示,在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前期阶段进行干预,可将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因此,即便血糖仍处于正常范围,只要存在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或血压血脂异常等问题,也应提前进行生活方式“控糖”管理。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首先,日常应注意饮食管理。减少糖摄入,特别是含糖量高的甜饮料高糖零食等;主食多选择全谷物或粗粮类;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脂肪摄入如油炸食物等;控酒控盐。

 消费者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一家超市选购蔬菜。 新华社发(耿玉和摄)

  其次,控制体重。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重点关注BMI(体质指数)指标,同时结合体脂率、代谢指标、腰围等评估。BMI应控制在24kg/㎡以下,男性腰围应控制在90cm内,女性控制在85cm内。

  第三,坚持规律运动。体力活动减少、久坐等问题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依据个人情况,尽可能每周累计进行大于等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骑行等);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以提高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第四,重点人群尽早筛查。糖尿病重点高危人群,如超重肥胖人群、有家族史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人群应提前尽早筛查,并加强日常血糖监测。非重点人群,专家建议这类人群35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测。

 
热门·推荐    
规模最大!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建
规模最大!第二十七届哈尔
随着20万立方米存冰陆续运抵园区,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 规模最大!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建
· 二十届四中全会名词卡片:协同融通发展

点击·排行    
DeepSeek带动大模型“免费潮”
多部门就房地产市场密集发声 在因城施策方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调研
清华、北大、人大等多所高校宣布扩招计划
境外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有哪些圈套?
雷佳音:想演好戏,就做个有心人
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打通老旧小区改造更新
上半年全国共追回外逃人员582人 追赃1
多一分体谅 生一分清凉
以案说法|河南信阳:划拨的养殖农用地能否

热门·图文    
多部门就房地产市场密集发声 在
清华、北大、人大等多所高校宣布
境外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有哪些圈套
雷佳音:想演好戏,就做个有心人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新华瞭望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8655196号 

    Copyright@2024 by www.snxin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