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由核心城市及外围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
2022年4月1日,《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批,成为当时国家批复的第5个都市圈发展规划,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获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
11月30日,由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共同制定的《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提出将建设七大功能组团,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政务服务将互通互联,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12月12日,安康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发展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召开,签署《安康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再次为扩大西安都市圈,继续深化沟通交流,探索协同发展新领域新路径添薪蓄力。
西安都市圈建设的“圈”式思维
在西安都市圈建设的整体谋划中,“一盘棋”思维一以贯之。《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和竞争力显著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非省会功能有序疏解,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周边城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市间同城化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时候,西安都市圈大中小城市(镇)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将照进现实。
作为一种城镇化发展空间形态,区域一体化是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城市群内部更强调区域功能集群节点与枢纽集群的打造。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中华教授看来,“都市圈建设不是简单的地域‘蔓延扩大’,也不是简单机械的‘组群抱团’,而是在区域一体化当中寻找‘优势特色’的潜力股,形成‘增长枢纽’”。实际上,不论是《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要“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推动重点功能组团建设”,还是《行动计划》中进一步细化的“建设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捷为一体的七大特色功能组团”,其本质都是着眼都市圈整体的功能布局,以多功能、多中心节点的形式来促进相邻区域联动高质量发展,以多尺度、多向度的联合支撑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进程。
张中华教授认为,“西安都市圈是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都市圈,在建设当中要加强城市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将地方知识、地域文化、历史文脉、文化基因等充分融入西安都市圈国土空间格局体系的建设当中,建设彰显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都市圈”,兼顾地方性与特色化的理念,才能为西安都市圈发展注入灵魂。
此外,张中华教授指出,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建设还需要坚持“创新化与协同化、绿色化与集约化、人本化与共享化”等原则与理念,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培育壮大城市区域“核心增长极”,为城市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用实力积蓄“圈”势能
据今年1月初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西安都市圈建设以来的“成绩单”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西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5.03%。这个“圈”到底有多“硬核”,从这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而一项项成效更是有力的证明。
产业协作基础不断夯实。“四市一区”基本形成了总部、研发、生产性服务业在核心区,基地、生产、先进制造业在外围组团的分工共识。省市联手推动隆基绿能、比亚迪、三星等链主企业在都市圈范围内延链、扩链、强链。围绕商用重卡、乘用车和机床等省市重点产业链,开展都市圈供应链对接活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对外开放能级取得突破。中欧班列长安号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在全国复制推广,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
生态环境共治成效显著。西安、咸阳实行臭氧同步同标管控,共同推进渭河流域EOD项目;咸阳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项目纳入中央专项资金实施库;西安、渭南、铜川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平均改善排名位居全省前列;西咸新区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
公共服务共享稳步推进。西安、咸阳两市学校、校园长、骨干教师实现结对帮扶帮带;推进卫健事业同城化,组建“西部眼科”“西北儿科”等专科合作联盟,西安医联体辐射至咸阳地区;西安、咸阳电子社保卡实现跨区领用,西安、渭南公积金业务实现同城化。
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制定《加快推进西安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完善1小时通勤圈;高速路网不断织密,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项目全面建成通车;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实施。
产业体系协作、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西安都市圈正在加快夯基垒台,积蓄力量整装待发!
建“圈”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近两年的建设推进,西安都市圈整体开局良好,部分领域成效明显,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圆”,要想取得“真经”,还需持续跋山涉水、打怪升级。
经过数据搜集、查阅资料,以及对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李栋院长进行采访,我们发现西安都市圈建设还有这些“难关”要过:
体制机制还需健全。李栋院长认为,多层次常态化协商推进机制有待完善,组团级先行示范区建设机制亟需深化;以核心区为中心、以功能组团为重点的区域协作机制尚未明确;核心区和组团、组团之间、组团之内发展不平衡,诉求不一致;行政区划和财政分税体制影响,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利益分享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整体发展不充分。“横比兄弟都市圈面积、人口、经济总量3项基本指标,西安都市圈整体发展位势偏后,中心城市及外围组团均面临繁重复杂的发展改革任务”,李栋院长如是说。具体而言,组团总量、增速占比较小,七大组团经济总量不及核心区1/3,缺少高成长性的第二梯队,发展位差较大。而在西安都市圈内,组团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七大组团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多数尚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除此之外,组团整体位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各组团产业倚能倚重、低质低效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布局同质化仍然存在。
内部发展不均衡。首先,中心城市发展极化现象突出。核心区以不足10%的国土空间,承载了超过50%的人口,集中了将近70%的经济总量,且全省高校院所、高能级创新平台、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多集中分布于此,这使得核心区对外围组团虹吸有余、带动不足。其次,组团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靠近核心区兼有高能级开发区带动的高泾三、渭华、富阎组团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远离核心区诸组团增长放缓,过半呈现负增长态势。
协同发展待升级。互联互通不甚紧密,组团同核心区联系不紧密,并且组团间横向联系不畅,组团内部道路市政化建设滞后,道路数量不足、联通度不畅等问题,使得通勤成本较高。七大组团中,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平台的多集中于核心区边缘地带,高端创新资源布局较少、高能级创新平台分布不均。而由于产业创新资源相对匮乏,组团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从属地位,且主导产业亟待转型升级,龙头型链主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少,创新能力较弱,短期内难以形成组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支撑。
用实际行动突围“出圈”
建设西安都市圈是战略所指、时代所需、民心所向、使命所系。以《行动计划》发布为契机,全面推进西安都市圈建设,加速将其打造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是亟须回答好的重要命题。
前不久召开的安康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发展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指出,要坚持高点站位,把两市协同发展摆到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大局中来审视谋划推进,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作格局,推动两市融合发展从“有界”走向“无界”。这为推动安康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整个西安都市圈的发展同样适用。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迈上新台阶,需要用“十个指头”弹好互促互进的“协奏曲”、更需要用行动共绘一体化发展的“同心圆”。
推动西安都市圈进一步发展,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是核心保障。正如李栋院长所认为的,加快建设西安都市圈,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省级层面统筹推进西安都市圈和西安“双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定期研究部署重大任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和工作统筹;市级层面探索建立都市圈多层级的组织机构,制定同城化发展政策工具,强化对计划的落实、分工和考核督导,确保《行动计划》落实走稳;县区层面加强沟通协作,探索建立新型竞合关系,形成基于市场化适当竞争的分工协作机制,确保《行动计划》擘画的重点任务如期实现。
此外,李栋院长还从协同推进、扩大开放、项目支撑等方面为西安都市圈建设出谋划策:
一是要注重协同推进。强化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明确西安瘦身强体、西安-咸阳一体化、西渭协同以及西安与铜川、杨凌联动发展重点方向;完善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编制西安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推进福银线西安至永寿段改扩建、210国道西安过境等道路项目建设;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提升秦创原总窗口功能,推动科技成果在都市圈内落地转化;强化产业链合作,建立完善“西安研发制造+周边转化配套”模式,推动都市圈产业园区开展务实合作,以此构建政策融通、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是要强化对内对外开放。对标国际一流都市圈,学习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加强一体化发展机制、协同创新机制谋划,创新都市圈建设模式、招商模式、转化模式,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开放的手段激发活力;推进渭南、铜川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推动渭南等地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分中心。
三是要加强项目支撑。结合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按照“四个一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以产业优化布局和创新驱动发展为主攻方向,以七大功能组团为承载,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实施好年度重大项目,形成接续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确保《行动计划》扎实推进。
思路决定出路。跳出“城”的思维模式、树立“圈”的发展理念,立足特色,凝聚合力,融城成“圈”,西安都市圈更大的筑梦空间正在打开。
(记者 杨巧玲 何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