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7月31日电 (戴文昌)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张世虎近日介绍说,草方格沙障是固定流沙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沙漠魔方”之称,能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为沙生植物存活创造有利条件。据统计,民勤县现在人工造林保存面积有230万亩,其中通过压设草方格治沙有103万亩。
图为生物秸秆草方格。(资料图)戴文昌 摄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侧为腾格里沙漠,西侧为巴丹吉林沙漠,是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守住西北部风沙线的一座“桥头堡”。
记者在民勤县沙咀墩规模精准固沙造林区了解到,在治沙造林的过程中,草方格沙障一直是沙漠治理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民勤县持续探索沙漠治理新模式,尼龙网沙障方格、生物降解固沙袋方格、生物秸秆草方格等,按线性、间隔多行交错排列,犹如整齐的“魔方”,将一个个沙丘分割、锁住。
图为尼龙网沙障方格。(资料图)戴文昌 摄
“这个项目在实施中主要采取了稻草沙障加沙生植物的治理方式,同时我们选用了尼龙网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固沙带沙障等九种沙障进行了实验,并在不同区域栽植了梭梭、沙拐枣以及白刺、沙木蓼等多种树种,进行造林实验。”张世虎说。
民勤县沙咀墩规模精准固沙造林区,区内沙源深广、沙丘连绵。在治理中,当地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采取工程固沙加人工造林的方式,并且在固沙造林示范点选取九种不同材质的沙障及各类沙生植物进行实验,对区域内流动沙丘、沙地和草地进行精准治理。
图为沙袋沙障方格。(资料图)戴文昌 摄
张世虎介绍说,“像尼龙网沙障的话,我们在道路沿线、水渠沿线,结合沙生植物的这种方式进行布设,是能够长期保存的,因为尼龙网的寿命比较长,它基本上在十五到二十年以上,它的治理效果也比较好。”
近年来,当地积极与中科院寒旱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广“麦草沙障+落水栽植梭梭”“砂石滩地开沟+落水栽植”等治沙模式,试验推广“工程压沙+低密度造林+种草”等多树种造林技术,集中展示生物结皮、尼龙网、粘土沙障等治沙新技术、新材料20多项。
图为树枝沙障方格。(资料图)戴文昌 摄
民勤县发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行动。如今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