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讯 | 财经 | 法治 | 影视 | 棸焦 | 公益 | 道德 | 教育 | 社会 | 科技
文化 | 廉政 | 房产 | 旅游 | 消费 | 网评 | 生态 | 医卫 | 地方 | 案件 | 监督
食品 | 民生 | 能源 | 文物 | 关注 | 权益 | 报道 | 健康 | 三农 | 汽车 | 图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滚动新闻: ·联合国正式启动下任秘书长遴选程序 ·“高市早苗的言行是亵渎历史正义” ·泰总理:将用一切手段依法严厉打击网诈 绝不姑息 ·欧盟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持续下降 ·全球逾2亿人生活在武装团体控制或争夺地区 ·提醒中国公民切勿前往刚果(金)东部地区 ·中国驻英国使领馆提醒中国公民关注英方签证规定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出境中国游客切勿拍摄敏感场所和设施 ·中老铁路昆明与万象间增开一对国际旅客列车 ·外交部:敦促菲方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中国赴菲留学人员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 > 内容  

机器人爆单之后

发布日期:2025-11-26  查看次数:1265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核心提示:高盛月内发布的一份供应链调研报告,给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泼下一盆冷水..
 

     高盛月内发布的一份供应链调研报告,给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泼下一盆冷水。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得该份《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调研》,报告指出,三花、拓普、荣泰、双环等9家核心供应链企业已普遍规划10万—100万台级年产能,却无一家确认获得大额确定性落地订单——高盛将这份报告题目定为《产能乐观前置,待实际订单落地》,并认为这种落差是行业当前的典型特征。

  5天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家人形机器人Walker S2的量产交付视频,重点展示机器人方阵换电和列队行进等能力,以实景回应行业对“交付真实性”的疑虑。视频发布后,美国Figure AI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在社交平台公开“打假”称“后排机器人为电脑特效”。

  权威机构调研揭示的行业矛盾,叠加头部企业间的公开博弈,让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交付大考”提前进入公众视野。

  一场纷争

  优必选发布的交付视频本是其产品落地进程的一次公开展示,却因前有高盛报告、后有同行质疑,成为赛道争议焦点。

  布雷特·阿德科克在个人社媒直指视频“后排机器人为电脑特效”,并以“前后排反光差异”为依据,称“前面的机器人是真的,后面的一切都是假的”。

  面对指控,优必选于11月14日上线由穿越机拍摄的一镜到底无剪辑素材,辅以工厂环境音、机器人脚步声等实证细节;后续布雷特·阿德科克又提出“机器人换电时手部动作不一致”的质疑,最终以“不想争论,只想指出市场乱象失控”的表述收尾。

  优必选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已与比亚迪、东风柳汽、吉利汽车、富士康、顺丰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在汽车制造、智慧物流等场景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Walker系列通过持续的场景实践积累真实运行数据,优化产品性能,为实现产线级群体智能提供支撑。

  或许并非巧合的是,Figure AI几乎在同一时间也披露了自身机器人应用进展:其第二代产品在宝马美国工厂参与汽车零件处理,累计运行超1250小时;因前臂部件故障率较高,公司启动二代退役并推出第三代产品,通过重构前臂电子元件架构以提升可靠性,目前已具备量产条件。

  乐观信号

  优必选CBO谭旻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到了公司面临的争议,谭旻表示:“不少质疑的产生源于对中国智能制造实力,以及中国供应链体系的协作与系统性能力缺乏了解。他们应多来看看。”

  争议之外,人形机器人赛道已涌现多重积极信号,订单落地提速与资本的持续加码推动着行业从概念验证迈向产业化。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超千万元级别的具身智能领域订单已超18起,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6家企业单笔或累计金额破亿,应用场景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智慧物流等实体经济领域。加速进化副总裁赵维晨此前向记者透露,今年投资人对demo(演示原型)的兴趣消退,更看重实际交付与落地能力,企业目前也在聚焦商业化成果。

  资本层面的热度呈现阶梯式攀升,2025年上半年行业投融资事件已超百起,总金额突破150亿元,亿元级融资已成常态。下半年资本动作依然密集,京东于7月21日一天连续披露三笔机器人领域投资,分别投向千寻智能、逐际动力及众擎机器人;进入年末,行业资本热潮依旧不减——11月14日,原力灵机获阿里巴巴数亿元独家A+轮融资,17日加速进化斩获超亿元新一轮融资,20日星动纪元再获近10亿元A+轮融资,短短一周内3起大额融资落地,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顶尖机构也持续加码,资本逻辑从追风口转向看兑现,量产交付能力成为核心考量。

  不过,近期亦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尽管行业投融资密集、订单捷报频传,但交付环节离真正的“起量”仍有差距,订单兑现环节仍有提量、提质空间。

  以今年密集披露订单、累计金额突破8亿元的优必选为例,其对外公开了多笔大额订单的金额与场景方向:从3月开启商业销售类订单,到7月拿下近亿元汽车制造订单,再到9月3日斩获2.5亿元全球单笔最大人形机器人订单(合作方为国内某知名企业),10月接连收获超3200万元工业制造订单、1.26亿元科研教育类订单,11月又中标1.59亿元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场景覆盖汽车制造、工业生产、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但在合作方具体运营细节、机器人承担的核心工序参数、分阶段交付的具体节点等关键信息上,仍有“留白”,仅以“某企业”“工业场景”等表述概括。

  高盛调研报告中给出的预期是,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才能达到138万台,这与部分供应链企业现阶段就布局的百万产能有着巨大的时间差,而更多企业目前的打算还是“在实际订单落地后逐步扩产”。言外之意,现阶段的订单并未在足够大的范围内落地——能够交付的只是少部分,更多人还是在赌预期。

  两种路径

  在北京商报记者近期接触到的国内企业中,优必选与加速进化的交付案例颇具代表性,恰是机器人行业卷向交付的缩影。两位赛道头部公司分别以规模化落地与小步验证切入,有序推进着各自的交付进程。

  优必选的核心是以订单锚定规模化——据其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Walker系列的交付重点瞄准汽车制造、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数采中心等重点领域。

  为支撑交付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优必选称公司已制订了清晰的产能爬坡计划:预计到2026年,工业人形机器人年产能将达5000台,2027年进一步扩大至10000台规模。团队在2025年定下了500台人形机器人交付目标,现已交付超过200台。

  加速进化则选择了另一条路线。创始人程昊此前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及,公司交付遵循“小步快跑”节奏,早期即使客户有批量需求,也坚持单台交付,待生产与售后能力成熟后再逐步放开订单量级。目前其交付更侧重低门槛场景,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对接科研与开发者群体,同时开放技术接口吸引生态参与,以“交付—反馈—迭代”的小闭环打磨能力。

  殊途同归的是,交付在2025年成为赛道竞争的核心逻辑。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2025年机器人亿元级、千台级订单在多场景集中爆发,说明行业从技术验证进入规模化商业落地阶段,企业需求聚焦在降本增效、生产灵活性上。需求、供应链、资本这几方面的变化相互作用,让行业从订单热真正迈向交付的实际落地。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天逸

 
热门·推荐    
规模最大!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建
规模最大!第二十七届哈尔
随着20万立方米存冰陆续运抵园区,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 规模最大!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建
· 二十届四中全会名词卡片:协同融通发展

点击·排行    
DeepSeek带动大模型“免费潮”
多部门就房地产市场密集发声 在因城施策方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调研
清华、北大、人大等多所高校宣布扩招计划
境外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有哪些圈套?
雷佳音:想演好戏,就做个有心人
上半年全国共追回外逃人员582人 追赃1
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打通老旧小区改造更新
多一分体谅 生一分清凉
以案说法|河南信阳:划拨的养殖农用地能否

热门·图文    
多部门就房地产市场密集发声 在
清华、北大、人大等多所高校宣布
境外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有哪些圈套
雷佳音:想演好戏,就做个有心人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新华瞭望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8655196号 

    Copyright@2024 by www.snxin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